窮困男人逆襲的勵志故事,流傳自日本平安時代末期。
那時,一價法則概念尚未普及,距離 Eugene Fama 提出效率市場還有一千年,男人無意間受到供需之神的眷顧,接連用小東西滿足他人需求,歐氣爆發,最終換到了高價物品。
這就是商業嗎
商業的本質是交換,針對交換,劉潤《商業通識》中提出了三個「雙重巧合」
第一、需求的雙重巧合:男子喜歡綢緞,而商人喜歡橘子
第二、時間的雙重巧合:男人想要綢緞的瞬間,商人正好也想要橘子
第三、數量的雙重巧合:男人願意交換綢緞的橘子,正好等於商人想要的數量
由此可知,充滿隨機性的交換,是低效率且難以複製的。而更有效率地交換方式,是商業的終極追求。
因此,男子獲得田地後,故事才算真正開始。
沒說完的故事
辛勤耕作有了成果,男子扛著一袋的稻米敲響隔壁鄰居大門,問問能否換些母雞,想要天天都有雞蛋吃。
但問題來了,怎麼換呢?首先得要定價。
兩人商量半天後,考量勞動力投入與原始成本,彼此都退一步,決定兩袋米換一隻雞,誰都不吃虧。
於是,有了定價
回到家中,看著滿倉庫的米,男人還想換些工具、衣物、織品什麼的,但挨家挨戶詢問實在太艱難了。
忽然心生一計,在門口、田邊貼滿告示,讓村裡鄰居知道這邊有物美價廉的稻米,歡迎大家來交換。
於是,有了行銷
然而,光是等鄰居來交換,有一搭沒一搭的,顧了買賣失了農活,長期下來也不是個辦法。
於是召集三五街坊,確認交換意願,約好往後每隔七天,在廣場大樹下集合,大家把想換想要的都帶過來,方便一次處理。
於是,有了渠道
當產品(Product)、定價(Price)、行銷(Promotion)、渠道(Place)都湊齊了,交換行為就從隨機且低效的活動,逐漸成為穩定且高效的模式。所謂更進步的商業,也就風風火火開展來了。
理解商業的本質以後,重新審視你所擁有的,想要交換什麼呢?